公司新闻
发布日期:
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date(): It is not safe to rely on the system's timezone settings. You are *required* to use the date.timezone setting or the date_default_timezone_set() function. In case you used any of those methods and you are still getting this warning, you most likely misspelled the timezone identifier. We selected the timezone 'UTC' for now, but please set date.timezone to select your timezone.
Filename: news/info.php
Line Number: 60
新周期下,中国影视行业正迎来深刻变革。面对市场环境的起伏与内容消费趋势的更迭,华策集团如何保持长期竞争力,持续突破内容边界?近日,华策集团总裁傅斌星接受骨朵网络影视专访,探讨华策在过去一年中的创新实践,以及如何通过拓展内容赛道、延续IP价值、打造学习型组织,在变革周期中构建自身的可持续增长模式。
在中国影视行业几十年的起起伏伏中,既有流量巅峰,也有投资寒冬,许多影视公司曾经乘风而起,又被海浪打翻,而华策集团是少有的能穿越周期的影视公司。
当我们问华策集团总裁傅斌星,你们跨越周期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她回答道:“保持一定的危机感,对用户有敬畏之心,永远保持对内容不变的热爱。”
而当下影视行业已然来到了一个新的周期。傅斌星认为上个周期影视行业更多的是数据思维、流量思维、运营思维,用成功的模式来复制产品。而现在这个周期属于变革周期。未来影视创作将会更聚焦于用户思维、观众思维。
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周期变化,华策在过去一年里持续拓展新的内容赛道,用创新的商业合作,来延续内容IP的长尾效应,并利用AI将组织打造成学习型组织。每一步,都是为了让华策的组织能够自我迭代,在面临变革时能成为强壮有力的企业。
基于此,傅斌星分享了华策集团去年的突破与未来的规划,以及她是如何将华策打造成学习型组织的。
以下是傅斌星的讲述:
拓宽新赛道,驾驭多元化题材
去年华策在内容上最大的突破,是拓展了新的内容赛道。过去,华策最有竞争力的赛道是现言和古言,但随着组织能力的提升,我们需要一些突破市场和观众对华策认知以外的赛道,所以去年我们重点开拓了现实主义赛道和刑侦悬疑赛道。
我们推出了银行业职场剧《前途无量》和重案实录刑侦大剧《我是刑警》,这两部剧都收获了热度和口碑,尤其是《我是刑警》。这部作品不仅是爱奇艺站内首部热度破万的刑侦剧,对于集团来说也具有很高的战略意义。
因为《我是刑警》是一个非虚构写作改编的作品,又是公检法题材,这部作品是我们和公安部门深度合作的第一部。而第一部就取得了这么好的成绩,也为我们后面所有公检法题材的作品打了头阵。
今年我们的创作重心放在重大历史题材电视剧《太平年》、抗战胜利80周年献礼剧《我们的河山》、首部狱侦题材扫黑剧《势在必行》、徽墨文化大剧《家业》、民国传奇剧《迷径之上》、历史微短剧《资治通鉴》等精品剧集上。而像《太平年》和《势在必行》这两部剧都和华策过去的产品不太一样,这些新拓展的内容赛道,将会成为我们第二条、第三条增长曲线。
除了我们的优势赛道古言现言、新拓展的内容赛道现实主义和刑侦悬疑,我们也一直非常重视主旋律赛道,比如华策主投主控的高口碑电影《万里归途》、外交题材历史剧《外交风云》、革命历史剧《绝境铸剑》、时代报告剧《我们这十年》《我们的新时代》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我比较满意的是,我们能把相对主旋律赛道的作品做到价值与市场性的兼容。
所以现在华策在剧集类型上的策略是,深度聚焦头部主题精品剧,在主旋律赛道保持优势,同时在现实主义、古装题材等赛道不断拓展。我们的总原则是:在原有赛道上进行升级,对于新赛道谨慎探索。
去年,像《我是刑警》这样的爆款作品,能让我们向观众、向B端市场,证明我们产品团队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是完全有能力去驾驭多元题材类型的。对于每一个作品来说,我希望先在细分垂类赛道里成为头部,然后再精进到破圈传播,成为一个现象级的爆款。
延续内容的长尾效应
除了拓展新的内容赛道以外,我们也在思考如何才能延续IP内容的长尾效应。
首先我觉得在IP内容的衍生授权上,我们的部分IP虽然已经做了一些文旅相关的开发,但是还可以更进一步。比如《去有风的地方》的拍摄地有风小院,就是一次对IP的长尾开发。我们和当地文旅合作,将有风小院用影视+的模式,打造成了一个文旅的新坐标,虽然规模很小,但对云南的旅游也是一种导流。
而今年我们热播的《国色芳华》,作为首部以牡丹元素为核心的剧集,也是直接带动了现实中的牡丹经济,像山东菏泽、河南洛阳等地在剧集播出后就迎来了牡丹和周边产品销量的增长。而这一点,在我们开发小说时,就已经提前在规划牡丹元素的开发了,希望将这个元素做得更落地、更细致。
同时在牡丹产业商业合作这部分,我们是用IP授权的模式和区域文旅及牡丹花商进行联动,而不是用传统硬广的形式。因为我发现随着消费降级行为越来越普遍,大家越来越看重实际的营销效果,所以我就想从我们的IP端和合作方进行商业结合,实现双赢,同时对方前期的承担也不会太重。
而当我们的影视剧火热播出后,带动了观众的消费情绪,我们的合作方迅速反应,提供相应的产品,给用户好的体验,这样我们就共同完成了一个成功的跨界营销。所以我们一般会选择对市场反应比较敏锐又灵活的合作伙伴。后续待播的古装剧《家业》也是提前和徽墨文化做了深度的联动、融合。
未来我们期待能够和各行各业优秀的合作伙伴共同探索更多影视+的合作模式,一起携手去做创新的商业案例。
其次我觉得在长短剧融合这个领域也可以推陈出新。比如我们的长剧IP中,有一个很受观众欢迎的人物,我们可以在这部剧的热播期同时推出以这个人物为主角的微短剧,像这样的长短剧联合开发的作品,也是我们未来可以去探索的空间。
最后我们在国剧出海上还有很大的想象和发展空间。华策的海外板块一直都是稳定增长的业务板块,随着各行各业国际市场的开拓加深,我一直在思考怎么样通过我们的爆款内容,将各行各业的国货带着一起出海。在国货品牌出海的整个过程中,我们是否有机会参与到跨界营销中?这些可能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
而在国剧出海中,我们遇到的最大的难题其实是同步播出的问题,我们希望我们在国内播出的剧集,在海外也能同时播出。因为目前海外市场相比于国内,在播出时间上会有一定的滞后性。比如说我最近在关注《哪吒2》,这是一个全球爆款,网上出现盗版之后,其他国家的院线收益就会减少。所以如果我们能够布局一张全球宣发的网络体系,就能让国剧出海获得更大的收益。
无论是IP内容的衍生、长短剧联合开发,还是国剧出海,我的核心还是在于延续作品的生命力、生命周期和长尾效应。延续了生命周期之后,其实也是在推进更多商业化变现的可能性。
打造学习型组织
这三年影视行业经历了很多变革,我也积极拥抱变化,调整心态,将一部分工作重心放在了练习组织的内功上,力图将企业打造成一个自我迭代更快、学习能力更强、更开放的学习型组织,可以理解为“增肌减肥”。
在具体的措施上,一来,我们内部成立了AIGC研究院,目前开发了两个AI垂类大模型。一个“有风”大模型主要用于影视剧本智能创作辅助,另一个“国色”大模型主要用于中国影视内容出海翻译。这两个垂类大模型都基于DeepSeek进行了升级,并且在不断地迭代中。而且我们的大模型不仅会开放给内部员工,也会开放给合作的编导。
因为有了AI的帮助,我们的员工可以大幅提升工作效率,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和深度思考上,减少去做一些重复性、流程化的工作。我认为团队可以用AI生成图片、PPT和视频,来辅助我们进行更多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创作和思考。影视行业是创意行业,有趣的灵魂很重要,我相信在AI的辅助下,我们的脑洞可以更打开,创意也更多元。
二来,在内训层面,我们有专门针对基层、中层以及高管的内训课程,有内部学习、行业学习、产业学习,还有跨行学习交流,各种模块都很全面。我现在的大部分工作,更像去做一个老师,引导员工如何学习和进步。
传统影视行业受到了短视频和AI的影响,现在正处于一个新的变革周期,我觉得未来的两三年会有非常大的一个生态链的变革。
首先这几年,观众看多了短视频和短剧之后,观看习惯和心理节奏都会改变。所以对于长剧创作者来讲,确实需要考虑如何在节奏和力度上进行迭代,比如导演要考虑画面信息密度和镜头直给等。当我们在做一部大女主爽感长剧的时候,至少得保证前三集的节奏,不能比短剧慢太多,因为它吸引观众的卖点就是爽感。
但是长剧和短剧的产品形态确实不一样,有些可以借鉴,有些完全不能借鉴,就像种西瓜不能去借鉴种香蕉的经验。但我觉得从产业角度来说,短剧真正值得借鉴的是它的激励体制。微短剧大头的激励奖金都会给到编剧、导演,演员只需要适配角色就可以了。而且它的创作反射弧又特别短,整体复盘效率很高,每个产业链条上面没有内部管理内耗或者是创作内耗。所以大家拧成一股绳,能做出一个现象级的爆款。
相比之下,长剧的创作者和平台之间会有battle,谁也说服不了谁,就变成了一种拉锯战。如果长剧的体制不改变,即便长剧反射弧缩短,我们也很难像短剧这样,达成这种不内耗的状态。
不过最近我看到一些平台负责人的发言,他们对内容的理解也是越来越专业的,而且开机也越来越谨慎。所以大家沟通的效率,相对来说是越来越精进的。我觉得未来播出方会和制作方一起来探讨内容,而不是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给制作方提要求。所以微短剧的飞速发展其实也是在倒逼我们长剧从业者,去帮助这个产业更健康有序地发展。
未来十年,也许会有很多公司在洗牌中倒下,但我觉得真正长青不倒的公司,一定是个学习型组织。只有拥抱新事物、拥抱科技变化,并把科技转换成有效产能的企业,才能穿越时间周期,走得更加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