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剧目新闻

《太平年》开机 | 导演杨磊:以历史启迪现世太平之思

发布日期:2024-11-12

浏览量:76

10月27日,重大历史题材电视剧《太平年》在横店开机发布,紧张有序的拍摄间隙中,导演杨磊在片场接受了媒体记者的专访。


历史题材、吴越文化、顶级主创……该剧自首次官宣主创阵容后,就持续引发媒体和市场广泛关注。


与媒体的交流中,导演杨磊不仅带我们走进故事本身,围绕剧集的内容题材、角色阵容等热点问题进行解答,还带我们走进故事背后的故事,首次公开更多拍摄制作细节。


杨磊 《太平年》导演:“ 我们只是非常幸运地生在了和平年代,我希望拍这样一部戏,让观众能够居安思危,珍惜今天的太平年。”


01 把历史写回历史之中


Q:《太平年》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叙事结构是怎样的?


杨磊:《太平年》讲述了一个五代十国的故事。它从钱弘俶、赵匡胤、郭荣三个角色入手,讲述三个人从少年成长为一代君王,纳土归宋保境安民的故事。三位主人公在全剧中有几次交集,但更多时候故事会以三人各自的视角、在不同时空下展开。


历史题材首先要遵从历史的发展过程,虽然其中也会有艺术发挥,但《太平年》主要还是要沿着历史的时间轴线展开,围绕30多年历史中比较重大的事件,展开主人公逐步走到历史焦点中心的成长过程。


Q:从《三体》到《太平年》,从科幻到历史,两种题材之间有哪些差异和共性?为何会选择历史题材、又为何会选择《太平年》这个故事?


杨磊:其实科幻,不仅是奇幻场景、炫彩特效,也是历史在未来再次发生、不停复制的各种可能。如果说《三体》的科幻是把历史写到未来去,那么《太平年》就是把历史写回到历史中,尽可能把历史曾经发生的事情还原给观众看。两者同一个目的,就是让观众对当下的世界、对现世的生活有新的认知和体会。


《太平年》吸引我主要是两个方面:其一,我们对五代十国这段历史的了解如“杯酒释兵权”、“纳土归宋”等,更多是零散的典故,缺少逻辑感受。《太平年》则将填补这段历史在荧幕中的空白。


另一方面,编剧董哲老师说,他希望通过一段支离破碎的中国历史,为现代人找到一些反思。很长时间以来,新闻中充斥着世界范围的各种战争与动荡不安,战乱带来的死亡与流离依然和我们在同一时空存在着。回顾整个人类历史,和平是阶段性的,战争却是贯穿的,我们只是非常幸运地生在了和平年代。所以,我希望拍这样一部戏,让观众能够居安思危,珍惜今天的太平年。


02 让选角服务人物形象


Q:具体到故事中的主角人物,他们本身有哪些吸引人的特质?


杨磊:钱弘俶出场时还没有走到历史舞台的中央,董哲老师给了他很多“人味”。五代十国时期,“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安宁富庶。这个人物早期的状态是自由自在、放荡不羁的,游于市集、喜欢捞鱼,家人对他的期许就是开心自由。


在一路向北前往汴梁的途中,他看到这个世界战火纷飞、以人为食、制度崩坏,也逐渐有了担当、变得沉稳,他的蜕变富有极强的个人魅力,他的成长史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还有赵匡胤、郭荣等人,也都是心怀天下,为了家国太平,为了让人民从水深火热中回到自己的正常生活。


Q:《太平年》前期选角有哪些考量?


杨磊:首先,《太平年》台词中存在大量的半文半白对话,比如在宫廷中,说话规则、称呼称谓都各有不同。所以,选角首先就要瞄准有现实主义基础的演员,要服务于还原历史人物。


第二,选角要符合人物设定。《太平年》老戏骨非常多,如冯道的扮演者董勇老师、胡进思的扮演者倪大红老师,与人物的匹配度很高。


第三,《太平年》的演员要有潜心创作、投入思考的热忱。比如,白宇前期看过剧本后,专程坐飞机到上海,与我进行了三个多小时的长谈。确定出演之后,又用几个月的时间揣摩理解人物角色。最后呈现在表演中,观众将会看到,从钱弘俶的少年、中年,再到老年,白宇情感收放细腻、张弛有度,在表演中有非常明确的阶段性表达。


还有其他主演,我们也都在前期进行过深度的探讨,无论是对故事的发展还是对人物的性格,他们都做了充足的功课,并且能够运用自己的表演,精确塑造出人物该有的状态和气质。


03 用坚守还原历史本真


Q:观众对历史剧的细节要求往往更高,《太平年》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杨磊:总局专门在开机之前组织《太平年》创作专题培训,系统地介绍这个时期的建筑形态、服饰形态等,我们也去博物馆对历史器具、人物形象做考据,比如赵匡胤的胡子形状等。我们按照史料中的记载,制作不同阶段的图、服饰、道具等,再交由历史专家把关确认。影视剧很重要的一项功能是普及教育,所以除了剧情,更要认真对待历史。


前两天,我去了敦煌莫高窟第45窟,其中唐朝服饰保存完整、美轮美奂。它或许并不符合当下时尚所推崇的一些标准,但那种扑面而来的传统韵味、震撼感、鲜活感,是没办法用语言来描绘的。所以,我们坚持还原古书记载,把壁画上留下来那些历史之美拍给观众看。


Q:拍摄现场看到场景非常宏大,这个场景搭了多久?是怎样还原历史的真实感的?在外景取景、棚景搭建等制作细节上还有哪些考量?


杨磊:场景建设大概耗时一年多。《太平年》剧本中涉及到非常多的地域,既有北方的苍凉感,又有南方的润秀。对于剧组来说转场将带来巨大的费用支出,但我们也还是决定要把北方和南方区分开。所以,我们去敦煌取景拍摄,不是选择了敦煌的沙漠或者那些特殊的地形地貌,而是要在敦煌找到北方那种苍凉的气质,比如有风沙感的城池等等。


棚景方面,从去年五月左右开始筹备,直至今年春节后开始动工。我希望用各种各样的建筑状态,呈现出那个年代的不同时期,从街景到宫廷的不同场景。其中,南方场景搭建以木质结构为基础,用木的原色来还原;北方场景搭建则用土、用风沙,以及比较暗的黑、红、金这些颜色,来呈现北方建筑的状态与气质。